1、人最终总要离开母亲。
2、君子有三乐,而王天下不与存焉。父母俱存,兄弟无故,一乐也;仰不愧于天,俯不怍于人,二乐也;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,三乐也。君子有三乐,而王天下不与存焉。——孟子
3、宁死做官的爹,不死讨饭的娘。
4、父子有亲,君臣有义,夫妇有别,长幼有叙,朋友有信。——孟子
5、你希望子女怎样对待你,你就怎样对待你的父母。——伊索克拉底。
7、不孝的人是世界最可恶的人。——鲁讯
8、不得乎亲,不可以为人;不顺乎亲,不可以为子。
9、爹娘面前能尽孝,一孝就是好儿男;翁婆身上能尽孝,又落孝来又落贤。意思是:孝敬父母就是好儿男,孝敬公公、婆婆,能落个既孝敬又贤惠的名声。——《劝报亲恩篇》
10、孝子之至,莫大乎尊亲。——孟子
11、孝子事亲,不可使其亲有冷淡心,烦恼心,惊怖心,愁闷心,难言心,愧恨心。——袁采
12、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,那就是母亲的呼唤。——但丁
13、在所有的青年人眼里,父亲是多么严厉的法官啊!——忒壬斯
14、勿以不孝身,枉着人子皮。——《劝孝歌》
15、色难。有事,弟子服其劳,有酒食,先生馔,曾是以为孝乎?
16、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,母亲就是上帝。
17、在父母的眼中,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,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。——费孝通
18、不得乎亲,不可以为人;不顺乎亲,不可以为子。——孟子
19、青山悲吟声声泪,声声呼严父;碧水苦诉字字血,字字哭慈母。——《对联集锦》
20、养女容易嫁女难。
21、养儿方知娘辛苦,养女方知谢娘恩。
22、在子女面前,父母要善于隐藏他们的一切快乐、烦恼和恐惧。——培根
23、我们几乎是在不知不觉地爱自己的父母,因为这种爱像人的活着一样自然,只有到了最后分别的时刻才能看到这种感情的根扎得多深。——莫泊桑
24、永言孝思,思孝惟则。——《孟子》
25、父母者,人之本也。——司马迁
1、用天之道,分地之利;谨身节用,以养父母,此庶人之孝也。——《孝经》
2、父母惟其疾之忧。——《论语·为政》
3、夫孝者,百行之冠,众善之始也。——《后汉书》
4、父母,唯其疾之忧。
5、百善孝为先,万恶淫为首。——王永彬
6、父母天地心,大小无厚薄。
7、母爱最高尚。
8、只生不养的母亲不是真正的母亲。
9、从小不知老娘亲,育儿才知报娘恩。
10、慢人亲者,不敬其亲者也。——《三国志·魏书》
11、母勤女懒。
12、事亲以敬,美过三牲。——挚虞
13、弟子入则孝,出则悌,谨而信,泛爱众而亲仁,行有余力,则以学文。
14、一个人如果使自己的母亲伤心,无论他的地位多么显赫,无论他多么有名,他都是一个卑劣的人。——亚米契斯
15、苗好米好,娘好女好。
16、要想赢得女儿的欢心,必须先从她母亲着手。
17、慈母泪,有化学分析不了的高贵而深沉的爱存在其中。
18、母亲是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代替的。——巴金
19、一个男孩比十二个女孩增添的麻烦还多。
20、首孝弟,次谨信。——李毓秀《弟子规》
21、孝敬父母经常可以代替最高贵的感情。——孟轲
22、娘挂闺女,记在心里,闺女挂娘,急断肝肠。
23、你若想了解女儿,只要看她和什么样的人交往。
24、娘痛儿,路样长;儿痛娘,线样长。娘想儿,长江水;儿想娘,哭一场。娘想儿,长如江;儿想娘,扁担长。
25、事,孰为大?事亲为大;守,孰为大?守身为大。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,吾闻之矣;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,吾未闻也。孰不为事?事亲,事之本也;孰不为守?守身,守之本也。——孟子
1、慈乌尚反哺,羔羊犹跪足。人不孝其亲,不如草与木。——《劝孝歌》
2、父亲健在的时候,不知有父亲的可贵。
3、女是娘的罗裙带。
4、勿以不孝口,枉食人间谷。天地虽广大,难容忤逆族。——《劝孝歌》
5、深恩未报惭为子,浅薄不消羞作人。——《格言集锦》
6、不当家,不知柴米贵;不养儿,不知报母恩。
7、孝哉,闵子骞。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。